丁一保(中保)
■現任: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副教授
■學歷:國立復興劇校第三期畢業;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;佛光藝術研究所畢業
■經歷:李棠華綜藝團團員、陸光國劇隊特約演員、復興國劇團團員
■年資:演出年資14年;教學年資28年
■專長:京劇文丑、京劇(歌仔戲)排練導演
■展演活動:
2013年參加第二屆北京青年京劇演員擂台邀請賽:主排及帶隊老師
2013年3月應薪傳歌仔戲劇團邀請擔任年度大戲:新舞台《宋宮密史》導演
2013年5月高雄春天藝術節擔任《宋宮密史》導演
2013年第20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:傳統戲曲獎
2013年11月擔任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主軸-分項計畫1-7「藝術與科技的對」《戲曲藝術巡迴列車》及《進劇場,看戲趣》系列活動之講師
2014年1月及三月擔任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主軸「扎根向陽」分項計畫4-1「提振人本素養計畫」之通識巡迴教育講座教師
2014年2月擔任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主軸四「扎根向陽」分項計畫4-1「提振人本素養計畫」之教學精進小組種子教師
2014年7月26-27日再現看加戲臺灣歌仔戲劇展:薪傳歌仔戲劇團演出《白兔記》擔任導演、宜蘭傳統藝術中心
2014年擔任財團法人孟小冬女士國劇獎學基金會【京劇藝術表演京劇大賽】決賽評審
2015年5月赴北京中國戲曲學院參加「梅蘭芳藝術研究與傳播-第六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學術論文發表2015年9月台北城市舞台薪傳歌仔戲劇團年度大戲演出《李三娘》擔任導演
2015年擔任財團法人孟小冬女士國劇獎學基金會【京劇藝術表演京劇大賽】決賽評審
2015年11月參加國立臺灣戲曲學院「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-傳統表演藝術的文化實踐」學術論文發表
2017年9月初版,《金錢豹》與《嘉興府》教學實務成果暨技術報告
■ 教授的課程與主要教學內容:
1、 丑角基礎開蒙.
主要是引導、開啟對京劇丑角初學的學生,在學習丑角藝術的過程中,如何適應丑角角色,瞭解丑角行當,進而喜歡上丑角角色。
常言道「無丑不成戲」,或曰「無丑不戲」,換言之,只要是戲,劇中就一定有「丑」角的表演,這猶如中藥裡的甘草,雖然量少不起眼,但卻是不可或缺的靈活角色。亦如烹調中的蔥、薑、蒜,缺了它就顯得沒有味道。因此在教學上要循規蹈矩、遵循從簡到繁、從易到難、採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,並配合者前輩藝術家、師長們的演出影音光碟片,作為輔助教學,將更易於理解,使習丑角角色的學生更能深刻體會與認識京劇丑角。對教授者與學習者在施與受,兩者間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2、訓練丑角的表演方式.
「丑」角藝術博大精深, 以訓練丑角的表演方式來說,就各項「丑」角的基本功內容;包括:「丑角各式「手法」的基本功、丑角「眼神」的基本功、丑角「身形」矮子的基本功、丑角的基本「步法」、丑角「水袖」的基本功、丑角「做表」呈獻、丑角「甩髮」的基本功、丑角「髯口」的基本功、丑角「佛珠」的基本功、丑角「數板段子」的基本功,共十個部份。「丑」角的學生、演員能通過這些「丑」角的基本功訓練」,能達到:
一、在舞台上表演時,對人物思想形象的塑造與刻劃人物性格有所表現;
二、達到身體行為的移動協調、輕巧靈活;
三、各種步法、身段動作之走動形式優美大方;
四、技巧功夫純熟穩健,五、腰腿柔軟,表演適度、準確。
3、 教學劇目內容.
在面對學生教學上,首要:
一、講解劇情;
二、故事敘述;
三、角色人物的特色分析;
四、抄戲詞;
五、實際演練。
以達到「以功保戲、以戲帶功、以教保演、以演促教」。
教授劇目(文、武戲),於實習劇場演出,如:《小放牛》、《小上墳》、《春秋配》、《拾玉鐲.法門寺》、《女起解》、《遊湖.金山寺.》、《雙釘記》、《打麵缸》、《打槓子》、《秋江》、《打青龍》、《飛虎山》、《問樵.鬧府.打棍出箱》、《黃金臺.盤關》、《遇太后.打龍袍》、《金玉奴》、《五湖船》、《鎖五龍》、《青石山》、《百鳥朝鳳》、《鼎盛春秋》、《烏盆計》、《五花洞》、《探陰山》、《掃松下書》、《黃一刀》、《泗州城》、《扈家莊》、《拿高登》、《打城隍》、《醉打山門》、《賣弓計》、《三叉口》、《搖錢樹》、《鬧龍宮.鬧地府》、《花蝴蝶》、《石秀探莊》、《白水灘》、《盜王墳》、《時遷偷雞》、《二龍山》、《九龍杯》、《起布問探》、《群英會》、《荷珠配》、《金錢豹》、《打砂鍋》、《嘉興府》、《張三借靴》、《查頭關》、《趕三關》、《打漁殺家》、《打花鼓》、《打刀》、《打櫻桃》、《打灶王》、《下河南》、《祥梅寺》、《審頭刺湯》、《下山》、《一疋布》、《探親家》、《送親演禮》、《普球山》、《烏龍院、活捉》、《李七長亭》、《清風亭》、《定計化緣》、《大英節烈》、《昭君出塞》、《鳳還巢》、《武大郎遊街》、《春草闖堂》、《鎖麟囊》、《連陞三級》、《頂燈》…等。
■論文著作:
2010年6月佛光藝術研究所「碩士班」畢業,論文為《京劇丑角小戲研究》
2011年出版《京劇丑角基本功初階教材》一書與dvd片。
2013年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主軸四「涵養陶塑」4-1「提振人本素養」《戲曲藝術巡迴列車》京劇丑角教學示範dvd片上、下集,教材編製。
2015年5月赴北京中國戲曲學院參加「梅蘭芳藝術研究與傳播-第六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學術論文發表。
2015年11月參加國立臺灣戲曲學院「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-傳統表演藝術的文化實踐」學術論文發表。
2017年9月初版,《金錢豹》與《嘉興府》教學實務成果暨技術報告。
■代表劇目:《頂燈》、《活捉》、《小上墳》、《小放牛》、
《巧縣官》、《春草闖堂》、《羣英會》、 《審頭刺湯》、《李七長亭》、《打花鼓》、《昭君出塞》、《下河南》、《問樵》、
《下山》、《法門寺》、《送親演禮》、《探親相罵》、《鎖麟囊》、《連陞三級》、《五湖船》、《一疋布》、《定計化緣》、《普球山》等。